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

育良种 兴产业

“科技+生态” 打造智慧化养殖新业态

重点项目建设忙

退休不褪色 一线来服务

焦点新闻
更多
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
每年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读书日”,今年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主题为“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近期,乐山市、南充市、泸州市等地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阅读理念深入人心,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蔚然成风。①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开展以“书香为伴 悦享童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幼儿园教师带领小朋友在校园内阅读绘本。(涂瑶 李华时 摄影报道)②乐山市图书馆,市民认真地阅读书籍。(
1天前 1103点击
科技种蔬菜
近日,巴中市南江县公山镇耘籽家庭农场的工人在县农业农村局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在大棚育苗软盘中精心假植培育番茄苗。去年以来,南江县为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起“产业园+科技特派员+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不断提高蔬菜产业效益,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四川科技报通讯员 肖定怀 摄影报道 | 13天前 2732点击
“科技+生态” 打造智慧化养殖新业态
近年来,位于成都简阳市新市街道怀远社区的融通农发牧原(简阳)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科技+生态”双轮驱动,构建起了集智能化养殖、资源化利用、产业化经营于一体的现代生猪产业体系,有效提升了生猪养殖效率与质量。图为融通农发牧原(简阳)有限责任公司的标准化白色养殖厂房。
宋林 摄影报道 | 15天前 3045点击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人才支撑
我省优化完善“天府学者”特聘专家制度
省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人才,申报时可适当突破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称等限制省财政给予每个岗位最高40万元资助,包括岗位资助30万元和奖励资助10万元设岗单位可实行灵活分配方式,给予特聘专家股权、期权、分红等多种激励为特聘专家发放“天府英才卡(A卡)”,在政务、金融、科研、安居等方面享受有关优待政策每年为设岗单位工作累计不少于3个月,专家本人或核心团队成员实地到设岗单位工作累计不少于30
15天前 2985点击
地方报道
更多
行业专家聚首成都  探讨肛肠医学微创化治疗新技术
4月19日,由四川省中医肛肠专业质控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科技青年联合会、德倍佳医疗联合举办,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慈善总会指导的“痔病的规范化诊治专家研讨会暨微创化治疗新技术(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交流活动”在成都召开。本次活动由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医疗从业者、权威专家及行业领军人物,围绕肛肠疾病诊疗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临床实践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肛肠医学创新发展
四川科技报记者 马静璠 | 10小时前 918点击
仁寿:网格聚力,关爱特殊人群
4月15日,眉山市仁寿县怀仁街道八里社区联合八里社区卫生院,共同为辖区内的的残疾人群开展了一场“健康有约,签约医生伴你行”免费体检活动。此次体检项目包括血压测量、血糖检测等基础检查以及多项健康评估,以确保残疾人能够得到全面细致的健康检查。活动中,社区网格员们耐心细致地解答残疾人及其家属的疑问,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社区的温暖与关怀。同时,社区还特意设置了等候区和体检区,并编印体检手册,详细记录了参加活动
姜凤 四川科技记者 苏文保 | 10小时前 902点击
守护地球,共绘生态美丽新画卷
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与五星村 联合开展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
2025年4月22日,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村民委员会联合在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举办了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今年世界地球日中国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主题为:“我们的能源 我们的星球”。本次活动旨在展示五星村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进一步推动当地生态振兴发展。崇州生态环境局、崇州市农业农村局、崇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崇州市白头镇等
四川科技报记者 马静璠 | 10小时前 918点击
眉山洪雅:扎实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今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连日来,眉山市洪雅县策划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进一步激发群众阅读兴趣,在全县上下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日前,在洪雅县槽渔滩中学举行了“阅无限·向未来”馆校合作活动。《大宋籍田歌》作者张生全携书到场,举办了专题讲座,以生动的讲述将田锡故事鲜活呈现。值得一提的是,这所学校正是北宋著名谏臣田锡曾经生活学习的地方。历史的厚重感与当下的文化氛
周晓琳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 10小时前 919点击
科技前沿
更多
创新故事丨将高端制造“搬上天”——“太空级”冷阴极电子枪3D打印原理样机诞生记
电机轴高速旋转,送丝盘稳步传动,真空室内丝材快速熔化、沉积成形……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高能束流发生器实验室内,一台两米见方的3D打印机正在制造一件精密钛合金结构件。“这是我国首次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应用冷阴极电子枪实现‘太空级’3D打印。”日前,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冷阴极电子枪研发团队负责人许海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该设备有望成为我国‘太空制造’中的加工利器。”此前,该技术长期被国外垄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于紫月 | 13天前 2727点击
新计算单元能模拟电子神经元和突触行为 或为神经形态计算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的超高效计算单元,能够模拟电子神经元和突触行为,为神经形态计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项成果已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半导体行业领先公司的广泛关注。一种模拟神经和突触行为的开创性硅晶体管,标志着神经形态计算的重大突破(示意图)。图片来源:AI生成在人工神经网络中,电子神经元和突触是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与传统的计算机不同,这些系统能够在同一位置处理和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 22天前 3906点击
我国自研脑机接口植入人脑获得新突破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成功帮助因渐冻症导致失语的患者重建交流能力。临床实践显示,其单字解码时延小于100毫秒,处于领先水平。”20日在京召开的“北脑一号”人体植入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介绍。据了解,我国自主研发的“北脑一号”第3例人体植入手术20日在天坛医院成功完成,此前在北大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别进行了临床试验。目前,3例患者状态良好。这意味着我国自研无
03-21 08:36 5506点击
《自然》杂志报道称:中国芯片设计与制造研究论文数量领先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作者指出,如果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应用,美国可能将无法通过出口管制来保持其在高性能微芯片设计与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中国寒武纪的Cambrian-1芯片采用专为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设计的计算架构。图片来源:英国《自然》网站ETO首席分析师扎卡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 03-14 10:32 6329点击